第(2/3)页 “不行,我一定要回去,等了这么多年了,不能为了填补自己一时的空虚,而错过了这次机会。” “看来咱们还得忍几年,一辈子光棍就一辈子光棍吧,我是真的想回到从小长大的故乡,见一见生我养我的爹娘。” 得到了杨白衣的建议,两人有些失望,又有些坚定,决定回绝翠花婶子的好意。 “白衣,什么时候可以回城,谁也说不准,其实也没必要一直单身吧? 就算是在陈家屯结婚安了家,也不是完全没有回城的希望。 回城的政策下来以后,到公社把离婚证扯了,等到在城里站稳脚跟,再把老婆孩子接过去复婚也行。” 萧青阳看出两人的失落,终是有些于心不忍。 杨白衣经历过发达的前世,在他所处的时代,晚婚或者不婚都是一种社会常态,人口负增长已经持续了很多年。 而在萧青阳的世界观里,什么年龄办什么事,男大当婚女大当嫁,才是社会的主旋律。 “姥爷,还可以这样吗?” “杨白衣同志,姥爷说的方法是否可行呢?” 张辉和孙东超再次燃起了希望,韩飞一家三口的幸福状态,这段时间确实给了这几个老光棍不小的刺激。 “理论上是可以的,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。 大规模的知青回城,城里的工作岗位是肯定不够的,需要排队安排。就算是安排了工作岗位,还有住的问题呢。 单位住房是要靠职称和工龄排队的,刚回城的知青想都不要想,你拖家带口的住在哪里? 你一个人的工资,交了房租还能剩下多少?还够不够养家糊口? 当然,如果你家庭条件优越,有父母帮衬的话另说。” 杨白衣摆出了一个很现实又特别残酷的问题。 “那还是算了吧,如果我家里条件好,我不至于高中毕业后,连个接收单位都找不到。” “一个人的工资养一家,想想都头皮发麻。” 刚燃起的希望,瞬间又被杨白衣说的现实给浇灭了。 “姥爷姥姥,您二老歇着吧,我们就先回去了。” 张辉和孙东超的情绪不高,也不想影响了杨白衣一家,随即提出了告辞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