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56章 冬天的第一顿火锅-《开局穿越灵堂,手撕极品下乡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说一遍记不住,下次再犯,巴掌就快落到头上了。

    而且家里来了客人,通常情况下,女人和孩子是不允许上桌的。

    现在可以坐在桌上吃好吃的,张春生和春妮已经很高兴了,爹说啥就是啥,他们根本就不会不听话。

    “领导,家里没有酒票,只有散装的高粱酒,希望领导不要嫌弃。”

    张永贤接过水生打过来的散酒,先给萧青阳给倒上。

    “这就挺好,生活艰苦的时候,连这个也喝不上呢。”

    萧青阳是正经吃过苦,打过仗的人,对吃喝方面从来不挑。

    开饭以后,张家的孩子们果然听话,父母给他们夹什么,他们就吃什么,碗里的吃空了,他们也不要,乖乖的等着父母再夹。

    还是在杨白衣的坚持劝说下,孩子们才开始自己夹菜吃。

    吃完了一顿新鲜的河鲜,杨白衣照例把酒菜钱全部结清。

    张永贤倒也没说不要,这个年代大部分的干部,还没有养成大吃大喝的习惯,公社的干部到大队部吃饭,还要自带口粮或者钱票呢。

    吃完饭走出房门,就看到那两个三轮车师傅,已经在院门口等着了。

    告别张永贤一家,杨白衣带着家人坐上三轮车,直奔县城火车站。

    东北的秋天本就很短,下了几场不大不小的秋雨,温度也慢慢的降了下来。

    除了周凤英以外,家里其他人的棉衣棉被是不缺的。

    杨白衣把从黑虎那里拿的布票和棉花票,偷偷的给了姥姥一些,让她这个当婆婆的做这个好人。

    当第一场雪飘然而至的时候,七三年的冬天又来了。

    社员们赶在入冬之前,开了五十亩的河滩地。

    累是真的累,兴奋也是真的兴奋。

    今年十亩地的向日葵,就给陈家屯带来了三千块钱的收益,明年五十亩,那就是一万五千块。

    一口人就能分十五块,这年头农村最不缺的就是人,人口多的社员家庭,一家就能分一百多块。

    等明年分钱了以后,还盖房子盖房子,该娶媳妇娶媳妇,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。

    要说人家苟仁能当主任呢,天气冷下来以后,人家愣是从县城送过来一车煤炭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