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:商榷-《凤挽江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赵璟煜心下一惊,面上却不露声色,他幼年时母妃丽妃便意外身亡,他被过继给了谢氏,丽妃死后不久,她的贴身婢女燕儿曾偷偷告诉过他丽妃是被谢氏害死的,他本不相信,可见着丽妃宫中的宫人们都慢慢的消失不见,也就在心里暗暗怀疑了,可当时他年纪尚小,手中也并无太多势力去探查此事,索性也就假装顺从的与谢氏虚以委蛇了。

    谢氏虽育有一子,也就是当今的皇帝赵璟烨,和一女凌萱公主,但对他却是极为疼爱,他心中的天平开始渐渐偏向谢氏,慢慢尝试着接受谢氏,将她当做自己的母妃,他长大之后,,慢慢发展了自己暗中的势力,心中也一直记挂着丽妃真正的死因,便偷偷派人去查,可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谢氏,令他难以置信。

    于是,他对谢氏失望极了,觉得谢氏对他的好只是因为对自己母妃的愧疚,此后,他便鲜少去看谢氏。

    至于李平遥是他舅舅这件事,随着丽妃的离世,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,知晓的人越来越少,而他为了避嫌,也从未正面与李平遥打过交道,只用着暗中的势力与他来往。

    对于赵璟煜夺权一事,李平遥表示站在他这一方,所以他虽防备清涵,却并不担心清涵会谋他的皇位,他手中握着的,可不止李平遥一人。

    清涵见赵璟煜默不作声,眼中反复闪现着复杂的神色,拿起桌上的酒壶,将二人的酒杯满上,慢悠悠的道:“怎么?难道清涵记错了?还是.......乐王爷不是真心同清涵合作,不愿承认李平遥一事?”

    赵璟煜调整好自己的心绪,微笑着道:“呵呵......清涵公子的消息可真灵通,不愧是江湖闻名的情报组织桃花楼,竟连本王都记不清的陈年旧家事查的一清二楚,本王并非想隐瞒,李平遥确实是本王的亲舅舅。但他却远在洛阳城千里之外的隅州边境,若带兵前来洛阳城,岂不会引人注目?到时,我们的计划不就浮于表面,未动先亡了吗?”

    赵璟烨故意如此说着,其实他是想利用清涵手中的势力替他夺取皇位,到时,他只管攥紧自己手中的势力,便能稳坐江山,还用怕清涵吗?至于谢氏,一命抵一命,她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。

    “若是王爷真有心让那李将军助您一臂之力,赶来洛阳,又有何难?还是王爷并不相信清涵,也无意与清涵合作?”

    清涵自是听懂了赵璟烨话中的算计,不觉在心中讥笑。

    赵璟煜的想法被清涵看出,并且说了出来,赵璟煜只觉顿失面子,只好陪笑着道:“清涵公子说的哪里的话,本王只是说出心里的疑虑罢了,若是清涵有法子让李将军率军进洛阳而不被发现,本王又有何顾虑呢?”

    “乐王爷不必担心,隅州是赵国边境要塞,与羌国对接,清涵曾去过羌国,当时偶然救下了一个身受重伤的陌生男子,谁知他竟是羌国的大皇子,因遭兄弟陷害才导致重伤,他当即许给我一个承诺,说是清涵日后有用得着他的地方,他定会倾尽全力帮助清涵。”

    说罢,清涵端起酒杯喝下,接着道:“现今羌国大皇子已成为羌国皇帝,我也已与他谈好,只要赵国皇帝一死,我放出信号,羌国便会假装朝着隅州边境发兵,那时朝中无人执政,再由太后出面力挺与你,岂不两全其美?待王爷坐稳江山以后,我便修书让羌国退兵,有李平遥李将军的全力支持,我想,朝中应该再无人反对,如此,乐王爷觉得此计可行吗?”

    赵璟煜听后,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大笑,清涵所说确实可行,有李平遥在,他也能牵制住清涵,可他却不知清涵所谋并非只有皇位,还有他付出生命想要也得不到的东西。

    “这方法确实可行,只是,行刺皇帝一事......”

    “乐王爷无需担忧,此事清涵也已安排好了,我们只待结果便可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